1. 首页 > 手游资讯

乐趣数学基础姿势锦集游戏主推 快乐数学和趣味数学的区别

一、奇妙学数学app如何下载

下载地址:

类型:安卓游戏-益智休闲

版本:奇妙数学冒险游戏v9.52.08.20

大小:93.60M

语言:中文

平台:安卓APK

推荐星级(评分):★★★★★

游戏标签:宝宝巴士奇妙数学冒险奇妙数学冒险是宝宝巴士最新推出的数学游戏,画面精美,寓教于乐,帮助小朋友们在游戏中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哟,多种关卡等你来体验,还等什么,快来墨鱼下载站下载试玩吧!

奇妙数学冒险游戏介绍专属宝宝的数学大合集——【奇妙数学冒险】来啦!

基础数学、数量几何、思维逻辑...每天十分钟,循序渐进,练就小神童!

数数字,昆虫有几只?算加减,2+3=?边玩边学,和枯燥say byebye!

还等什么?快和奇奇一起,数学难题,智斗大魔王吧!

宝宝巴士奇妙数学冒险游戏特色【激情闯关】机械堡?黑森林?玩具城?勇闯诡秘境地,智斗3大魔王,30+关卡,超刺激!

【数学大全】数字排序、对比大小、形状配对....解决21项数学难题,挑战你的思维神经!

【神秘卡牌】导弹卡牌,怪兽被射退2格;冰冻卡牌,阻止怪兽前进....答题目,抽卡牌,助力闯关!

【意外陷阱】撞见怪物,快跑呀;地震来啦!撤退3格....营救伙伴,惊险不断,玩心跳!

【惊喜宝箱】拾得宝箱即可获得:汽车卡、乌龟卡、传送卡....恭喜你!不答题也能抽卡牌!

【除魔神器】尚方宝剑、冰峰魔杖、芭蕉扇、雷神之锤....获得金卡,挑选神器,打败魔王啦!

宝宝巴士奇妙数字大冒险游戏亮点惊险剧情,最IN的数学游戏;

循序渐进,全面的思维训练;

华丽画面,极致的视觉体验。

版本更新v9.52.08.20更新内容

【一键登录】优化流程,无需验证码,1s即可登录账号,提升效率。

【便捷支付】购买会员时,选择“扫码支付”,即可扫码并轻松完成支付,畅享学习权益。

v9.49.08.20更新内容:

宝宝巴士“快乐学习法”上线啦,快给孩子试试!

拒绝机械记忆,宝宝巴士在互动中巧妙融入趣味百科,把知识变得易学易记。

通过自由观察、探索,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自然更爱学。

点击更新,立即get“快乐学习法”

v9.42.08.20更新内容

-全新ui设计,画风清晰,画质细腻,更适合宝宝;

-修复已知bug,请宝妈宝爸们放心使用。

综上所述,墨鱼下载站是您寻找安卓游戏和益智休闲解决方案的理想之选。无论是安卓游戏益智休闲爱好者还是专业人士,我们推荐安卓游戏益智休闲的相关内容都能满足您的需求。立即下载或体验奇妙数学冒险游戏,享受安卓游戏益智休闲带来的无尽乐趣!此外,我们还提供奇妙数学冒险游戏的详细信息,包括功能介绍、用户评价以及官方下载链接。让您的下载过程更加轻松快捷!

二、课外数学小知识大全

1.课外数学小知识

一、哥德巴赫猜想 1742年德国人哥德巴赫给当时住在俄国彼得堡的大数学家欧拉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提出两个问题:第一,是否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能表示为两个奇质数之和?如6=3+3,14=3+11等。

第二,是否每个大于7的奇数都能表示3个奇质数之和?如9=3+3+3,15=3+5+7等。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它是数论中的一个著名问题,常被称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二、在很久以前印度有个叫塞萨的人,精心设计了一种游戏献给国王,就是现在的64格国际象棋。

国王对这种游戏非常满意,决定赏赐塞萨。国王问塞萨需要什么,塞萨指着象棋盘上的小格子说:“就按照棋盘上的格子数,在第一个小格内赏我1粒麦子,在第二个小格内赏我2粒麦子,第三个小格内赏4粒,照此下去,每一个小格内的麦子都比前一个小格内的麦子加一倍。

陛下,把这样摆满棋盘所有64格的麦粒,都赏给我吧。”国王听后不加思索就满口答应了塞萨的要求。

但是经过大臣们计算发现,就是把全国一年收获的小麦都给塞萨,也远远不够。赛萨的话没有错,他的要求的确是满足不了的。

根据计算,棋盘上六十四个格子小麦的总数将是一个十九位数,折算为重量,大约是两千多亿吨。国王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却用其无知诠释着知识的深奥。

三、古希腊的智者是怎样测量金字塔的高度的先在地上立一竹竿,在有太阳的同一时刻分别测量竹竿的影子和金字塔的影子的长度,然后计算出竹竿长度与竹竿影子长度的比例,这个比例就是金字塔高度与金字塔影子的长度的比例。用这个比例和金字塔影长就可以计算出金字塔的高度。

2.谁给我20篇数学课外知识呀,字少点呀

数学知识《几何原本》几何原本《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一部不朽之作,是当时整个希腊数学成果、方法、思想和精神的结晶,其内容和形式对几何学本身和数学逻辑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自它问世之日起,在长达二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盛行不衰。它历经多次翻译和修订,自1482年第一个印刷本出版后,至今已有一千多种不同的版本。

除了《圣经》之外,没有任何其他著作,其研究、使用和传播之广泛,能够与《几何原本》相比。但《几何原本》超越民族、种族、宗教信仰、文化意识方面的影响,却是《圣经》所无法比拟的。

公元前7世纪之后,希腊几何学迅猛地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希腊学者们开始对当时的数学知识作有计划的整理,并试图将其组成一个严密的知识系统。

首先做出这方面尝试的是公元前5世纪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其后经过了众多数学家的修改和补充。到了公元前4世纪时,希腊学者们已经为建构数学的理论大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欧几里得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对希腊丰富的数学成果进行了收集、整理,用命题的形式重新表述,对一些结论作了严格的证明。他最大的贡献就是选择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最原始的定义和公理,并将它们严格地按逻辑的顺序进行排列,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演绎和证明,形成了具有公理化结构的,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几何原本》。

《几何原本》的希腊原始抄本已经流失了,它的所有现代版本都是以希腊评注家泰奥恩(Theon,约比欧几里得晚七百年)编写的修订本为依据的。《几何原本》的泰奥恩修订本分13卷,总共有465个命题,其内容是阐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及算术理论的系统化知识。

第一卷首先给出了一些必要的基本定义、解释、公设和公理,还包括一些关于全等形、平行线和直线形的熟知的定理。该卷的最后两个命题是毕达哥拉斯定理及其逆定理。

这里我们想到了关于英国哲学家T.霍布斯的一个小故事:有一天,霍布斯在偶然翻阅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看到毕达哥拉斯定理,感到十分惊讶,他说:“上帝啊!这是不可能的。”他由后向前仔细阅读第一章的每个命题的证明,直到公理和公设,他终于完全信服了。

第二卷篇幅不大,主要讨论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几何代数学。第三卷包括圆、弦、割线、切线以及圆心角和圆周角的一些熟知的定理。

这些定理大多都能在现在的中学数学课本中找到。第四卷则讨论了给定圆的某些内接和外切正多边形的尺规作图问题。

第五卷对欧多克斯的比例理论作了精彩的解释,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数学杰作之一。据说,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位并不出名的数学家和牧师波尔查诺(Bolzano,1781-1848),在布拉格度假时,恰好生病,为了分散注意力,他拿起《几何原本》阅读了第五卷的内容。

他说,这种高明的方法使他兴奋无比,以致于从病痛中完全解脱出来。此后,每当他朋友生病时,他总是把这作为一剂灵丹妙药问病人推荐。

第七、八、九卷讨论的是初等数论,给出了求两个或多个整数的最大公因子的“欧几里得算法”,讨论了比例、几何级数,还给出了许多关于数论的重要定理。第十卷讨论无理量,即不可公度的线段,是很难读懂的一卷。

最后三卷,即第十一、十二和十三卷,论述立体几何。目前中学几何课本中的内容,绝大多数都可以在《几何原本》中找到。

《几何原本》按照公理化结构,运用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方法,建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关于几何学的演绎知识体系。所谓公理化结构就是:选取少量的原始概念和不需证明的命题,作为定义、公设和公理,使它们成为整个体系的出发点和逻辑依据,然后运用逻辑推理证明其他命题。

《几何原本》成为了两千多年来运用公理化方法的一个绝好典范。诚然,正如一些现代数学家所指出的那样,《几何原本》存在着一些结构上的缺陷,但这丝毫无损于这部著作的崇高价值。

它的影响之深远.使得“欧几里得”与“几何学”几乎成了同义语。它集中体现了希腊数学所奠定的数学思想、数学精神,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

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 1742年德国人哥德巴赫给当时住在俄国彼得堡的大数学家欧拉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提出两个问题:第一,是否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能表示为两个奇质数之和?如6=3+3,14=3+11等。第二,是否每个大于7的奇数都能表示3个奇质数之和?如9=3+3+3,15=3+5+7等。

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它是数论中的一个著名问题,常被称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实际上第一个问题的正确解法可以推出第二个问题的正确解法,因为每个大于 7的奇数显然可以表示为一个大于4的偶数与3的和。1937年,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利用他独创的“三角和”方法证明了每个充分大的奇数可以表示为3个奇质数之和,基本上解决了第二个问题。

但是第一个问题至今仍未解决。由于问题实在太困难了,数学家们开始研究较弱的命题:每个充分大的偶数可以表示为质因数个数分别为m、n的两个自然数之和,简记为“m+n”。

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龙证明了“9+9”;以后的20几年里,数学家们又陆续证明了“7+7”,“6+6”,“5+5”,“4+4”,“1+c”,其。

3.课外数学小知识

一、哥德巴赫猜想 1742年德国人哥德巴赫给当时住在俄国彼得堡的大数学家欧拉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提出两个问题:第一,是否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能表示为两个奇质数之和?如6=3+3,14=3+11等。

第二,是否每个大于7的奇数都能表示3个奇质数之和?如9=3+3+3,15=3+5+7等。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它是数论中的一个著名问题,常被称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二、在很久以前印度有个叫塞萨的人,精心设计了一种游戏献给国王,就是现在的64格国际象棋。

国王对这种游戏非常满意,决定赏赐塞萨。国王问塞萨需要什么,塞萨指着象棋盘上的小格子说:“就按照棋盘上的格子数,在第一个小格内赏我1粒麦子,在第二个小格内赏我2粒麦子,第三个小格内赏4粒,照此下去,每一个小格内的麦子都比前一个小格内的麦子加一倍。

陛下,把这样摆满棋盘所有64格的麦粒,都赏给我吧。”国王听后不加思索就满口答应了塞萨的要求。

但是经过大臣们计算发现,就是把全国一年收获的小麦都给塞萨,也远远不够。赛萨的话没有错,他的要求的确是满足不了的。

根据计算,棋盘上六十四个格子小麦的总数将是一个十九位数,折算为重量,大约是两千多亿吨。国王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却用其无知诠释着知识的深奥。

三、古希腊的智者是怎样测量金字塔的高度的先在地上立一竹竿,在有太阳的同一时刻分别测量竹竿的影子和金字塔的影子的长度,然后计算出竹竿长度与竹竿影子长度的比例,这个比例就是金字塔高度与金字塔影子的长度的比例。用这个比例和金字塔影长就可以计算出金字塔的高度。

4.关于数学的小知识

数学小知识

--------------------------------------------------------------------------------

数学符号的起源

数学除了记数以外,还需要一套数学符号来表示数和数、数和形的相互关系。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现在常用的有200多个,初中数学书里就不下20多种。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

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论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

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菱中大量使用这个符号,才逐渐为人们接受。十七世纪德国莱布尼茨广泛使用了"="号,他还在几何学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英国著名代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至于≯""≮"、"≠"这三个符号的出现,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号"{}"和中括号"[ ]"是代数创始人之一魏治德创造

5.数学趣味小知识简短的 20到50字左右

趣味数学小知识数论部分: 1、没有最大的质数。

欧几里得给出了优美而简单的证明。 2、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偶数都能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

陈景润的成果为:任何一个偶数都能表示成一个质数和不多于两个质数的乘积之和。 3、费马大定理:x的n次方+y的n次方=z的n次方,n>2时没有整数解。

欧拉证明了3和4,1995年被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证明。拓扑学部分: 1、多面体点面棱的关系:定点数+面数=棱数+2,笛卡尔提出,欧拉证明,也称欧拉定理。

2、欧拉定理推论:可能只有5种正多面体,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正六面体,正二十面体,正十二面体。 3、把空间翻过来,左手系的物体就能变成右手系的,通过克莱因瓶模拟,一节很好的头脑体操,摘自:/bbs2/ThreadDetailx?id=31900。

6.小学数学5个小知识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8、圆形(S:面积 C:周长л d=直径 r=半径)(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2)面积=半径*半径*л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13、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14、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15、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6、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17、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常用单位换算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基本概念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 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如果数a能被数b(b≠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没有最大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

7.数学趣味小知识简短的 20到50字左右

趣味数学小知识数论部分:1、没有最大的质数。

欧几里得给出了优美而简单的证明。2、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偶数都能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

陈景润的成果为:任何一个偶数都能表示成一个质数和不多于两个质数的乘积之和。3、费马大定理:x的n次方+y的n次方=z的n次方,n>2时没有整数解。

欧拉证明了3和4,1995年被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证明。拓扑学部分:1、多面体点面棱的关系:定点数+面数=棱数+2,笛卡尔提出,欧拉证明,也称欧拉定理。

2、欧拉定理推论:可能只有5种正多面体,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正六面体,正二十面体,正十二面体。3、把空间翻过来,左手系的物体就能变成右手系的,通过克莱因瓶模拟,一节很好的头脑体操,摘自:/bbs2/ThreadDetailx?id=31900。

三、数学小知识大全60字

1.数学趣味小知识简短的 20到50字左右

趣味数学小知识

数论部分:

1、没有最大的质数。欧几里得给出了优美而简单的证明。

2、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偶数都能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陈景润的成果为:任何一个偶数都能表示成一个质数和不多于两个质数的乘积之和。

3、费马大定理:x的n次方+y的n次方=z的n次方,n>2时没有整数解。欧拉证明了3和4,1995年被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证明。

拓扑学部分:

1、多面体点面棱的关系:定点数+面数=棱数+2,笛卡尔提出,欧拉证明,也称欧拉定理。

2、欧拉定理推论:可能只有5种正多面体,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正六面体,正二十面体,正十二面体。

3、把空间翻过来,左手系的物体就能变成右手系的,通过克莱因瓶模拟,一节很好的头脑体操,

摘自:/bbs2/ThreadDetailx?id=31900

2.数学小知识50字以上,200字以下

1、数学是无穷的科学.——外尔(Weil)2、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哈尔默斯(P.R.Halmos)3、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终止或衰亡.——希尔伯特(Hilbert)4、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高斯(Gauss)5、数学是科学6、数学比喻: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号称"悖论之父",他有四个数学悖论一直传到今天。

他曾讲过一句名言:"大圆圈比小圆圈掌握的知识要多一点,但因为大圆圈的圆周比小圆圈的长,所以它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就比小圆圈大,因此更感到知识的不足,需要努力去学习"。7、把数学当成一门语言学习,学会每一个术语的用法,熟悉每一个符号的意义8、不要放过任何一道看上去很简单的例题——他们往往并不那么简单,或者可以引申出很多知识点。

9、会用数学公式,并不说明你会数学。10、如果不是天才的话,想学数学就不要想玩游戏——你以为你做到了,其实你的数学水平并没有和你通关的能力一起变高——其实可以时刻记住:学数学是你玩“生活”这个大游戏玩的更好!的皇后,而数论是数学的皇后——高斯(Gauss)。

3.数学小知识或小故事 50字左右100字以内

古希腊人在数学中引进了名称,概念和自我思考,他们很早就开始猜测数学是如何产生的。

虽然他们的猜测仅是匆匆记下,但他们几乎先占有了猜想这一思考领域。古希腊人随意记下的东西在19世纪变成了大堆文章,而在20世纪却变成了令人讨厌的陈辞滥调。

在现存的资料中,希罗多德(Herodotus,公元前484--425年)是第一个开始猜想的人。他只谈论了几何学,他对一般的数学概念也许不熟悉,但对土地测量的准确意思很敏感。

作为一个人类学家和一个社会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指出,古希腊的几何来自古埃及,在古埃及,由于一年一度的洪水淹没土地,为了租税的目的,人们经常需要重新丈量土地;他还说:希腊人从巴比伦人那里学会了日晷仪的使用,以及将一天分成12个时辰。希罗多德的这一发现,受到了肯定和赞扬。

认为普通几何学有一个辉煌开端的推测是肤浅的。

4.数学小知识50字以上,200字以下

1、数学是无穷的科学.——外尔(Weil)

2、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哈尔默斯(P.R.Halmos)

3、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终止或衰亡.——希尔伯特(Hilbert)

4、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高斯(Gauss)

5、数学是科学6、数学比喻: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号称"悖论之父",他有四个数学悖论一直传到今天。他曾讲过一句名言:"大圆圈比小圆圈掌握的知识要多一点,但因为大圆圈的圆周比小圆圈的长,所以它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就比小圆圈大,因此更感到知识的不足,需要努力去学习"。

7、把数学当成一门语言学习,学会每一个术语的用法,熟悉每一个符号的意义

8、不要放过任何一道看上去很简单的例题——他们往往并不那么简单,或者可以引申出很多知识点。

9、会用数学公式,并不说明你会数学。

10、如果不是天才的话,想学数学就不要想玩游戏——你以为你做到了,其实你的数学水平并没有和你通关的能力一起变高——其实可以时刻记住:学数学是你玩“生活”这个大游戏玩的更好!

的皇后,而数论是数学的皇后——高斯(Gauss)

5.数学家的小故事 60字~80字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的冯·诺依曼.众所周知,1946年发明的电子计算机,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进步.鉴于冯·诺依曼在发明电子计算机中所起到关键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誉为"计算机之父".1911年一1921年,冯·诺依曼在布达佩斯的卢瑟伦中学读书期间,就崭露头角而深受老师的器重.在费克特老师的个别指导下并合作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此时冯·诺依曼还不到18岁.

伽罗华生于离巴黎不远的一个小城镇,父亲是学校校长,还当过多年市长。家庭的影响使伽罗华一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1823年,12岁的伽罗华离开双亲到巴黎求学,他不满足呆板的课堂灌输,自己去找最难的数学原著研究,一些老师也给他很大帮助。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只宜在数学的尖端领域里工作”。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意大利半岛南端西西里岛的叙拉古。父亲是位数学家兼天文学家。阿基米德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教养,11岁就被送到当时希腊文化中心的亚历山大城去学习。在这座号称"智慧之都"的名城里,阿基米德博阅群书,汲取了许多的知识,并且做了欧几里得学生埃拉托塞和卡农的门生,钻研《几何原本》。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

塞乐斯生于公元前624年,是古希腊第一位闻名世界的大数学家。他原是一位很精明的商人,靠卖橄榄油积累了相当财富后,塞乐斯便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和旅行。他勤奋好学,同时又不迷信古人,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积极思考问题。他的家乡离埃及不太远,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在那里,塞乐斯认识了古埃及人在几千年间积累的丰富数学知识。他游历埃及时,曾用一种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国王阿美西斯钦羡不已。

6.数学家的有关数学小故事60字以内

小时候刻苦学习,然而,华罗庚却被叫去看店(卖棉花的铺子)。

为了一个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我国数有一次,有个妇女去买棉花,华罗庚正在算一个数学题,那个妇女说要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的华罗庚却没有听见,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个妇女尖叫起来:“怎么这么贵?”,这时的华罗庚才知道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那妇女便买了一包棉花走了。华罗庚正想坐下来继续算时,才发现:刚才算题目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下可急坏了华罗庚,于是不顾一切地去追,一个黄包师傅看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我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教授。

便让他坐车(因为他们认识),终于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中气,回家后,又计算起来……

7.数学小故事10篇(最简短的)

一元钱哪里去了

三人住旅店,每人每天的价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钱,总共给了老板三十元,后来老板优惠了五元,让服务员退给他们,结果服务员贪污了两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钱,也就是说每人消费了9元钱。三个人总共花了27元,加上服务员贪污的2元总共29元。那一元钱到哪去了?

分苹果

小咪家里来了5位同学。小咪的爸爸想用苹果来招待这6位小朋友,可是家里只有5个苹果。怎么办呢?只好把苹果切开了,可是又不能切成碎块,小咪的爸爸希望每个苹果最多切成3块。这就成了又一道题目:给6个孩子平均分配5个苹果,每个苹果都不许切成3块以上。

小咪的爸爸是怎样做的呢?

小马虎数鸡

春节里,养鸡专业户小马虎站在院子里,数了一遍鸡的总数,决定留下,1/2外,把1/4慰问***,1/3送给养老院。他把鸡送走后,听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262343833到房内有鸡叫,才知道少数了10只鸡。于是把房内房外的鸡重数一遍,没有错,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数。小马虎奇怪了。问题出在哪里呢?你知道小马虎在院里数的鸡是多少只吗?『本文由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来了多少客人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

家里来了客人了。”“来了多少人?”小林说:“我没有数,只知道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二人合用一个汤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四人合用一个大酒碗,一共用了15个碗。”你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吗?

8.小学数学的知识点总结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8、圆形(S:面积 C:周长л d=直径 r=半径)(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2)面积=半径*半径*л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13、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14、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15、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6、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17、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常用单位换算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基本概念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 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如果数a能被数b(b≠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没有最大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9.数学小常识

哥德巴赫猜想大约在250年前,德国数字家哥德巴赫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任何大于5的整数都可以表示为3个质数的和。

他验证了许多数字,这个结论都是正确的。但他却找不到任何办法从理论上彻底证明它,于是他在1742年6月7日写信和当时在柏林科学院工作的著名数学家欧拉请教。

欧拉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他首先逐个核对了一张长长的数字表: 6=2+2+2=3+3 8=2+3+3=3+5 9=3+3+3=2+7 10=2+3+5=5+5 11=5+3+3 12=5+5+2=5+7 99=89+7+3 100=11+17+71=97+3 101=97+2+2 102=97+2+3=97+5……。

展开哥德巴赫猜想大约在250年前,德国数字家哥德巴赫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任何大于5的整数都可以表示为3个质数的和。他验证了许多数字,这个结论都是正确的。

但他却找不到任何办法从理论上彻底证明它,于是他在1742年6月7日写信和当时在柏林科学院工作的著名数学家欧拉请教。欧拉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

他首先逐个核对了一张长长的数字表: 6=2+2+2=3+3 8=2+3+3=3+5 9=3+3+3=2+7 10=2+3+5=5+5 11=5+3+3 12=5+5+2=5+7 99=89+7+3 100=11+17+71=97+3 101=97+2+2 102=97+2+3=97+5……这张表可以无限延长,而每一次延长都使欧拉对肯定哥德巴赫的猜想增加了信心。而且他发现证明这个问题实际上应该分成两部分。

即证明所有大于2的偶数总能写成2个质数之和,所有大于7的奇数总能写成3个质数之和。当他最终坚信这一结论是真理的时候,就在6月30日复信给哥德巴赫。

信中说:"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质数的和,虽然我还不能证明它,但我确信无疑这是完全正确的定理"由于欧拉是颇负盛名的数学家、科学家,所以他的信心吸引和鼓舞无数科学家试图证明它,但直到19世纪末也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这一看似简单实则困难无比的数论问题长期困扰着数学界。

谁能证明它谁就登上了数学王国中一座高耸奇异的山峰。因此有人把它比作"数学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实际上早已有人对大量的数字进行了验证,对偶数的验证已达到1.3亿个以上,还没有发现任何反例。那么为什么还不能对这个问题下结论呢?这是因为自然数有无限多个,不论验证了多少个数,也不能说下一个数必然如此。

数学的严密和精确对任何一个定理都要给出科学的证明。所以"哥德巴赫猜想"几百年来一直未能变成定理,这也正是它以"猜想"身份闻名天下的原因。

要证明这个问题有几种不同办法,其中之一是证明某数为两数之和,其中第一个数的质因数不超过a个,第二数的质因数不超过b个。这个命题称为(a+b)。

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证明(a+b)为(1+1)。 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教授用古老的筛选法证明了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能表示为9个质数的乘积与另外9个质数乘积的和,即证明了(a+b)为(9+9)。

1924年,德国数学家证明了(7+7); 1932年,英国数学家证明了(6+6); 1937年,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证明了充分大的奇数可以表示为3个奇质数之和,这使欧拉设想中的奇数部分有了结论,剩下的只有偶数部分的命题了。 1938年,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证明了几乎所有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一个质数和另一个质数的方幂之和。

1938年到1956年,苏联数学家又相继证明了(5+5),(4+4),(3+3)。 1957年,我国数学家王元证明了(2+3); 1962年,我国数学家潘承洞与苏联数学家巴尔巴恩各自独立证明了(1+5); 1963年,潘承洞、王元和巴尔巴恩又都证明了(1+4)。

1965年,几位数学家同时证明了(1+3)。 1966年,我国青年数学家陈景润在对筛选法进行了重要改进之后,终于证明了(1+2)。

他的证明震惊中外,被誉为"推动了群山,"并被命名为"陈氏定理"。他证明了如下的结论: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数之和,其中一个数是质数,别一个数或者是质数,或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

收起。

10.求一些数学家的数学小故事

1,高斯(1777—1855年)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高斯在童年时代就表现出非凡的数学天才.年仅三岁,就学会了算术,八岁因发现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而深得老师和同学的钦佩.大学二年级时得出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图法,并给出了可用尺规作图的正多边形的条件.解决了两千年来悬而未决的难题,1799年以代数基本定理的四个漂亮证明获博士学位.高斯的数学成就遍及各个领域,在数学许多方面的贡献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并在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磁学的研究中都有杰出的贡献.1801年发表的《算术研究》是数学史上为数不多的经典著作之一,它开辟了数论研究的全新时代.非欧几里得几何是高斯的又一重大发现,他的遗稿表明,他是非欧几何的创立者之一.高斯致力于天文学研究前后约20年,在这领域内的伟大著作之一是1809年发表的《天体运动理论》.高斯对物理学也有杰出贡献,麦克斯韦称高斯的磁学研究改造了整个科学.高斯的一生中,还培养了不少杰出的数学家.女数学家诺德1933年1月,希特勒一上台,就发布第一号法令,把犹太人比作“恶魔”,叫嚣着要粉碎“恶魔的权利”.不久,哥廷根大学接到命令,要学校辞退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纯犹太血统的人.在被驱赶的学者中,有一名妇女叫爱米•诺德(A.E.Noether 1882—1935),她是这所大学的教授,时年5l岁.她主持的讲座被迫停止,就连微薄的薪金也被取消.这位学术上很有造诣的女性,面对困境,却心地坦然,因为她一生都是在逆境中度过的.诺德生长在犹太籍数学教授的家庭里,从小就喜欢数学.1903年,21岁的诺德考进哥廷根大学,在那里,她听了克莱因、希尔伯特、闽可夫斯基等人的课,与数学解下了不解之缘.她学生时代就发表了几篇高质量的论文,25岁便成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女数学博士.诺德在微分不等式、环和理想子群等的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由于当时妇女地位低下,她连讲师都评不上,在大数学家希尔伯特的强烈支持下,诺德才由希尔伯特的“私人讲师”成为哥廷根大学第一名女讲师.接下来,由于她科研成果显著,又是在希尔伯特的推荐下,取得了“编外副教授”的资格,虽然她比起很多“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64646463教授”更有实力.诺德热爱数学教育事业,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她终生未婚,却有许许多多“孩子”.她与学生交往密切,和蔼可亲,人们亲切地把她周围的学生称为“诺德的孩子们”.我国代数学家曾炯之就是诺德“孩子”们中的一个.在希特勒的***下,诺德被迫离开哥廷根大学,去了美国工作.在美国,她同样受到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同样有她的“孩子们”.1934年9月,美国设立了以诺德命名的博士后奖学金.不幸的是,诺德在美国工作不到两年,便死于外科手术,终年53岁.她的逝世,令很多数学同僚无限悲痛.爱因斯坦在《***》发表悼文说:“根据现在的权威数学家们的判断,诺德女士是自妇女受高等教育以来最重要的富于创造性数学天才.”2女数学家诺德1933年1月,希特勒一上台,就发布第一号法令,把犹太人比作“恶魔”,叫嚣着要粉碎“恶魔的权利”.不久,哥廷根大学接到命令,要学校辞退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纯犹太血统的人.在被驱赶的学者中,有一名妇女叫爱米•诺德(A.E.Noether 1882—1935),她是这所大学的教授,时年5l岁.她主持的讲座被迫停止,就连微薄的薪金也被取消.这位学术上很有造诣的女性,面对困境,却心地坦然,因为她一生都是在逆境中度过的.诺德生长在犹太籍数学教授的家庭里,从小就喜欢数学.1903年,21岁的诺德考进哥廷根大学,在那里,她听了克莱因、希尔伯特、闽可夫斯基等人的课,与数学解下了不解之缘.她学生时代就发表了几篇高质量的论文,25岁便成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女数学博士.诺德在微分不等式、环和理想子群等的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由于当时妇女地位低下,她连讲师都评不上,在大数学家希尔伯特的强烈支持下,诺德才由希尔伯特的“私人讲师”成为哥廷根大学第一名女讲师.接下来,由于她科研成果显著,又是在希尔伯特的推荐下,取得了“编外副教授”的资格,虽然她比起很多“教授”更有实力.3诺德热爱数学教育事业,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她终生未婚,却有许许多多“孩子”.她与学生交往密切,和蔼可亲,人们亲切地把她周围的学生称为“诺德的孩子们”.我国代数学家曾炯之就是诺德“孩子”们中的一个.在希特勒的***下,诺德被迫离开哥廷根大学,去了美国工作.在美国,她同样受到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同样有她的“孩子们”.1934年9月,美国设立了以诺德命名的博士后奖学金.不幸的是,诺德在美国工作不到两年,便死于外科手术,终年53岁.她的逝世,令很多数学同僚无限悲痛.爱因斯坦在《***》发表悼文说:“根据现在的权威数学家们的判断,诺德女士是自妇女受高等教育以来最重要的富于创造性数学天才.”塞乐斯生于公元前624年,是古希腊第一位闻名世界的大数学家。

他原是一位很精明的商人,靠卖橄榄油积累了相当财富后,塞乐斯便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和旅行。他勤奋好学,同时又不迷信古人,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积极思考问题。